来源:火狐官网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5-08-15 11:10:03
前所未有的行业压力,让乳制品龙头伊利(600887.SH)终结了连续三十年的增长。
2024年营收确定为1157.8亿元,同比下滑8.24%;净利润84.5亿元,同比下降了18.9%。
四季度,伊利进行了高达52亿元的大额计提,导致单季度亏损24.2亿元,进一步让全年利润承压。
四年前,伊利斥资62亿元收购澳优三分之一股权,看重其位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黄金奶源地”的供应链布局,以及在高端羊奶粉市场的优势。
扣除对澳优“隐雷”的主动触发,这份计提资产减值报告中的其他项目,流露了不少行业之难。
产品市场需求变化、技术落后导致设备、建筑物闲置,带来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减值3.7亿元。
2年后的2024年,乳制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供给过剩矛盾愈发突出。
伊利副总裁张令奇表示,本轮行业下行周期中,液奶行业集中度比以往更高。“头部企业倾向于把握利润改善机会、通过喷粉消化多余牛奶,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理性。”
张令奇说:“小型乳企在奶多的情况下,选择通过价格战方式应对,抢走了一些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伊利液体乳板块较去年减收105亿元,同比下滑12.3%。量、价下滑带来的影响分别约为60亿元、35亿元。
同一时期,蒙牛(2319.HK)2024年液奶营收730.66亿元,降幅接近11%。
为保障经销商利润,维护终端价盘,伊利自2024年二季度起开始清理渠道库存。
反映到账面上,伊利二季度营收同比大幅度地下跌16.5%,三季度降幅收窄至6.7%。
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在上一年二、三季度低基数的基础上,公司对2025年全年营收的目标增幅仅有2.8%。
伊利董事长潘刚在业绩会上回应称,“春节过后,我们正真看到终端数据表现还是偏弱的。全年来看,量和价仍然有一定的压力。”
零售端的恢复仍需时日,但随着上游产能去化的推行,市场预期奶价有望于今年三季度企稳。
对在奶源侧深度布局的伊利、蒙牛而言,原奶涨价压力不仅不大,反而更有可能凭借一体化优势获得更多向下游的整合机会。
伊利表示,今年将继续营销效率和控制费用使用效率,以实现9%的净利率目标。
2024年由于供需矛盾爆发,液体乳整体营收大幅度地下跌12.3%至75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降至64.8%。
伊利虽强调液奶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但并未如奶粉、低温酸奶、2C奶酪等类目披露市占率变化,实际表现或乏善可陈。
潘刚表示,虽然液奶在传统渠道出现下滑,但线上以及很多不会被统计到的封闭渠道和特殊渠道都有很好的成长。低线城市也出现了需求由礼赠转向自饮的趋势。
相比持续萎缩的液奶“基本盘”,逆势增长的奶粉板块,或更有希望成为助推增长新引擎之一。
受益于龙年效应,2024年国内新生儿数量达到954万人,较上年增加52万人,带动婴幼儿奶粉热销。
2024年,伊利“金领冠”品牌婴幼儿奶粉营收同比双位数增长,零售额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共同带动伊利奶粉板块营业收入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创历史新高。
伊利2023年的婴配粉零售额市占率约16.2%,较上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相较“奶粉一哥”飞鹤仅有5.3个百分点的差距。
若将比较范围扩大至包含婴配粉、儿童粉、成人粉在内的广义全品类,伊利(包含澳优在内)的市场占有率已实现了对飞鹤的超越。
2025年一季度,伊利奶粉板块仍就保持增长,实现盈利收入88.13亿元,同比增长18.65%。
今年3月以来,飞鹤、伊利、君乐宝等头部企业相继抛出生育补贴计划,变相加大市场投入。
但就总需求而言,市场集中率提升未必能对抗出生率长期下滑的隐疾,2024年,婴幼儿奶粉整体市场规模仍同比下降7.4%。
当前伊利海外收入大多数来源于于Joyday、Cremo等东南亚冷饮品牌,及佳贝艾特、澳优等羊奶粉。
2024年,海外冷饮业务营收增长13%,海外婴幼儿奶粉增长68%,未对外披露具体销售数据。
潘刚表示,客观来说,海外业务在财务报表层面对公司的贡献还比较小,且由于乳制品产业链条复杂,公司对国际化业务不抱着会突然爆发性增长的预期。
伊利在业绩会上透露,下半年将进行新五年战略规划的制定,国际化将是重要议题。
作为千亿规模的行业龙头,伊利想要凭借单一业务冲击“全球乳业三强”的目标,有一定难度。
伊利也曾多次表示,未来希望可以通过多品类运营、全球化布局,实现产品结构优化与附加值提升。
方正证券分析师王泽华认为,随着规模牧场相继完成扩张,乳制品行业焦点已由提升优质供给转为激发有效需求。
近年来,行业一边拓展B端业务的增量,一边挖掘乳制品功能性和深加工的发展潜能。
白奶产品同质化、技术上的含金量低是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演进,功能化乳制品需求或将迎来显著提升。
2025年3月,伊利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合作推出多款药食同源配方奶粉及液奶产品,主打“纾糖”“助眠”等功能。
2025年2月,伊利官宣“伊刻活泉”第二条茶饮生产线在湖北黄冈投产,旨在覆盖南方市场。
该生产线吨纯净水、全自动茶饮灌装等设施,日产能突破110万瓶、年产值可达2亿元。
“伊刻活泉”品牌诞生于2019年,早期产品为中高端矿泉水,此后相继涉足无糖茶、人参枸杞养生水等热门产品。
2024年销售额翻倍增长,已陆续进驻了全国范围内的便利系统,产品动销率达到60%。
不过这次承接矿泉水业务的品牌由“伊刻活泉”变成了奶粉品牌“金领冠”,跟奶粉冲泡的场景深度捆绑。
对伊利而言,或可复用经销商资源优势。但从更早之前伊利冻品预制菜业务的拓展进程来看,实际效果存疑。
年初开始,伊利接连注册申请了多个商标,涉及速食、咖啡、零食、调味品等。
近期,其与安徽国资合作设立的创投基金也获备案,将聚焦大健康领域的高科技创新创业企业。
2024年度,伊利拟现金分红77.26亿元,分红超过9成,创下了历史上最新的记录。